全面實施信用承諾制 個稅騙抵將面臨聯合懲戒
作者: 方圓資信信用評級
![全面實施信用承諾制 個稅騙抵將面臨聯合懲戒]()
全面實施信用承諾制 個稅騙抵將面臨聯合懲戒
今年起,新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作為新的制度嘗試,6項專項附加扣除涉及范圍廣,需要大量個人自行申報,稅收征管也面臨著新挑戰。8月28日,國家發改委、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個人所得稅納稅信用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全面實施個人所得稅申報信用承諾制,建立健全個人所得稅納稅信用記錄,完善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機制,有效引導納稅人誠信納稅。
建立自然人失信認定機制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以來,累計有1.15億納稅人無需再繳納工薪所得個人所得稅。今年上半年,6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共減稅302億元,有5190.5萬納稅人享受該項政策。
“為最大限度方便納稅人,國家稅務總局對辦稅流程進行了簡化、優化,納稅人只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申報相關信息就能享受扣除?!眹叶悇湛偩挚倢徲嫀焺Ⅺ悎源饲敖榻B。不過,在此期間,也出現了部分納稅人虛報騙抵或者納稅人身份信息被盜用情況。
對此,《通知》明確,全面實施個人所得稅申報信用承諾制。稅務部門在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表、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表等表單中設立格式規范、標準統一的信用承諾書,納稅人需對填報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做出守信承諾。信用承諾的履行情況納入個人信用記錄,提醒和引導納稅人重視自身納稅信用,并視情況予以失信懲戒。
具體而言,稅務總局將以自然人納稅人識別號為唯一標識,以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記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報送記錄、違反信用承諾和違法違規行為記錄為重點,研究制定自然人納稅信用管理的制度辦法,全面建立自然人納稅信用信息采集、記錄、查詢、應用、修復、安全管理和權益維護機制,依法依規采集和評價自然人納稅信用信息,形成全國自然人納稅信用信息庫,并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立數據共享機制。
同時,將建立自然人失信行為認定機制。對于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存在偷稅、騙稅、騙抵、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惡意舉報、虛假申訴等失信行為的當事人,稅務部門將其列入重點關注對象,依法依規采取行政性約束和懲戒措施;對于情節嚴重、達到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標準的,稅務部門將其列為嚴重失信當事人,依法對外公示,并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共享。
獎懲并舉 失信可修復
根據此前國家發改委等44家單位聯合簽署的《關于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列入失信懲戒名單后,當事人將被采取限制出境,限制乘坐飛機、列車軟臥、乘坐G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等措施。
《通知》提出,將建立信用信息數據動態更新機制,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
不過,有懲罰也有獎勵。對個人所得稅納稅信用記錄持續優良的納稅人,相關部門應提供更多服務便利,依法實施綠色通道、容缺受理等激勵措施。《通知》指出,將探索將個人所得稅守信情況納入自然人誠信積分體系管理機制。
此外,對于認定過程中存在的異議,《通知》也提出,要建立異議解決和失信修復機制。對個人所得稅納稅信用記錄存在異議的,納稅人可向稅務機關提出異議申請,稅務機關應及時回復并反饋結果。
自然人在規定期限內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的,可以通過主動做出信用承諾、參與信用知識學習、稅收公益活動或信用體系建設公益活動等方式開展信用修復,對完成信用修復的自然人,稅務部門按照規定修復其納稅信用。
對因政策理解偏差或辦稅系統操作失誤導致輕微失信,且能夠按照規定履行涉稅義務的自然人,稅務部門將簡化修復程序,及時對其納稅信用進行修復。
實際上,在信用修復方面,此前已有相應制度安排。今年上半年已經有183戶“黑名單”當事人通過主動繳清稅款、滯納金和罰款后被撤出公布。
抵扣信息核驗工作啟動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下半年以來,包括天津、上海、廣州、青島、貴陽等多地已經開展了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核驗工作。
根據劉麗堅此前表態,稅務部門事后核驗時,凡是能通過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核對上的,不需要找納稅人查閱留存資料。但是如果部門信息核對不上,就會找納稅人核對。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李旭紅表示,對于納稅人報送的資料,有關部門和單位有責任和義務向稅務部門提供或者協助核實。這些部門包括:公安部門、民政部門、衛生健康部門、外交部門、教育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自然資源部門、人民銀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醫療保障部門等。通過數據交叉核對,大大提高了征管的效率、降低了納稅人的遵從成本,是征管現代化的體現。
有媒體援引稅務部門人士消息稱,目前稅務局的風險控制系統,能把納稅人提供的扣除信息和其他部門提供的信息進行比對,一旦兩者信息不符,就會生成問題清冊來交給主管稅務機關處理。
最新數據顯示,從2015年啟動至2019年6月,全國稅務機關累計推送多部門聯合懲戒31.49萬戶次,其中公安部門配合阻止出境 5773人次;1.98萬名“黑名單”當事人被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限制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及經理職務。
根據各地做法,核驗工作將對兩方面情況進行核實,一是符合條件未及時申報享受的,二是信息不真實,多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規定,納稅人首次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對所提交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納稅人需要留存備查的相關資料應當留存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