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中央編辦印發:《關于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若干意見》中規定:
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市場準入、資質審核等行政管理事項中依法要求相關市場主體提供由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出具的信用記錄或信用報告。第三方信用報告具備權威性評價作用。
國務院印發: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中要求:加強招投標領域信用體系建設,鼓勵將第三方信用報告評價結果作為投標人資格審查、評標、定標和合同簽訂的信用報告重要依據。
什么是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
政策文件中明確規定了,企業信用報告必須由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來出具,究竟什么是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
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是專業從事信用調查、信用評級、誠信評價、信用保險、保理、信用擔保、信用管理咨詢、商帳管理以及其他信用服務業務的機構。
為何要由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來評?
1、政府及相關部門對企業進行信用評級
不符合政策法規
《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確定的重要任務,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因此,政府參與企業市場化的經濟活動,不符合國家有關政策的指導方向。
浙江省政府令〔2005〕第194號規定:“行政機關及其所屬的機構不得組織或者變相組織企業信用評比活動”。
2、商業銀行對企業進行信用評級
只能內部使用,不得向社會公布
商業銀行為了保證其資產的安全性、營利性和流動性,在貸款發放時都要進行貸前審查和信用等級評估,這種審查和評估一般稱之為“內部評級”。內部評級是利益關聯方的評判,銀行對貸款人這種缺少第三方的評判不可能客觀。
按照《貸款通則》規定,銀行內部評級只能“內部掌握”,因此它的評定結果既不必告知被評企業,也不能對外向社會公布。
3、人民銀行/證監會認定的信用評級機構
主要進行債券信貸信用評級
中國人民銀行認定的信用評級機構,主要是對全國性企業債券和銀行間債券信用評級以及企業信貸信用評級。此外還有證監會認定證券市場資信評級,這類信用評級主要應用于金融市場領域,不適用于通常意義下的市場商務活動,而招標投標行為,本質上屬于市場經濟中的商務活動。
參與這類信用評級的企業,就全國企業整體數量而言,可謂少之又少,根本無法滿足商務領域對信用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
4、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對企業進行信用評級
足夠客觀、公正、科學
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本著“客觀、公正、科學”的原則,發揮專業化優勢,采用定性與定量方法相結合的信用評級服務程序,對企業的基本素質、經營水平、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履約狀況、管理水平和發展前景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并以國際通用符號標明信用等級,向社會公示。
其作用是為社會各界提供科學、公正、及時的信息和商務合作決策參考,有助于在商務活動中防范合作風險,同時也是企業在參與政府采購、項目招投標、申請資質、政策扶持、簽訂購銷合同中有效的信用“身份證”。
企業信用評級在線申請:http://www.911dyy.cn/t/reporting